野營一直是很多人想嘗試但不敢入門的一種戶外生活方式,沒有水?沒有電?沒有廁所?這些都沒有,那我們到底要怎麼生存下來?
截至今日,睡在戶外的經驗也有兩年半了,地點遍佈學校、涼亭、車站、山裡、溪邊、海灘。在溪邊大石頭上紮營過四腳懸空;在沙灘露營風大到帳篷營柱被吹歪;騎在溪床裡面因為裝備不足差點餓死;騎車騎到一半跑去溯溪跳水。我們將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從路線規劃→ 營地選擇→ 伙食準備→ 心態建設,幫大家勇敢踏出第一步。
如果還是會擔心,歡迎參加我們今年開的野營活動
跟著我們一起體驗大自然的美好!
👉 看看我們有哪些活動:https://bikepackingtaiwan.com/activities
一、決定要吃什麼
通常我去騎車露營都是一個人,有時候跟我朋友兩個人,超過三個人以上的次數非常少。
一個人的話我會準備:
1、兩包排骨雞麵(或是筆管義大利麵+小罐紅醬,超市都買的到)
2、一盒牛小排(100多元兩片)
3、三顆蛋(買不用冷藏的)
4、咖啡跟奶茶(各兩包)
5、雞腿排(一包兩片70元左右)
6、麵包
一般來說,主食通常會準備麵,因為重量較飯輕也比較好煮,不太會失敗跟產生廚餘。冬天三人以上就可以準備火鍋(但行李就會比較重),有泡溫泉還會準備宵夜,因為泡完湯會餓;夏天通常肉會比較多。
※這邊提醒一下,出門在外千萬別準備不熟識或沒吃過的東西。當你在野外飢腸轆轆準備大塊朵頤時發現新的東西不好吃是一件很崩潰的事,因為不吃也不行。
二、食物保存與攜帶
不管夏天還冬天,肉類都要做冷凍處理,另外建議帶牛肉,沒煎全熟吃下肚也不會有問題。
我通常都是前一天先去超市買好冷藏的肉,然後用保鮮膜把肉包起來丟冷凍庫,夏天會帶“結冰水”一起放進軟式保冷袋再放進後背包(或是直接背迪卡儂保冷背包);冬天則直接放保冷袋,這樣傍晚要開伙時肉就差不多解凍完畢。
至於為什麼前一晚才買肉,主要是因為我人少所以都是買冷藏的肉,保存期限通常只有三天;如果是冷凍的肉就可以提前買,通常保存期限都非常久,適合常常出門或很多人一起出門的團。
如果主食是義大利麵的話,麵的部分用頰鏈袋裝需要的量,醬汁也是改用袋裝封好減輕重量。
另外煎牛排因為需要用到油跟調味料,一種做法是買小罐子裝油跟調料帶去野外。但因為本人很怕油滲出來,所以我都是買一整條奶油,每次出門前切一小塊用保鮮膜包起來帶去,胡椒及鹽巴則用小調味罐裝。
三、其他我會帶的東西
1、蛋盒(4、6、12粒裝)
裝蛋用,不過我即便裝蛋盒蛋也有爆過。蛋可以多帶幾顆很好用,加泡麵、煮溫泉蛋、早上炒蛋做蛋餅、取代牛奶加鬆餅粉做鬆餅,能夠變化的方式很多。
2、小剪刀(摺疊剪刀)
在山上包裝撕掉卻沒撕開是一件很悲劇的事,這時小剪刀就能登場使用了;我煎牛排的時候也會拿來剪肉,能夠派上用途的地方很多。
3、摺疊刀(摺疊砧板)
去野外帶把刀總是方便的,除了切肉切麵包以外,有時候也能鋸小樹枝、削水果,甚至能夠保護你不被野生動物攻擊。
4、火種(燃料錠)或瓦斯槍
升火有時候是為了野炊、有時是為了取暖、有時只是一種氣氛。做有些料理一定要有足夠高的溫度或生火環境才能達成,像是石板烤肉、烤地瓜。從無到有升火固然很厲害,但有時候有效率也很不錯。
結論:
我會帶的東西滿少的,畢竟不是開車所以都走輕量化路線,目前的料理菜色多樣性也還不多,所以也無需帶更多工具,大家也可以去挑選自己順手也符合個人料理需求的廚具。
最重要的,還是肉的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