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營一直是很多人想嘗試但不敢入門的一種戶外生活方式,沒有水?沒有電?沒有廁所?這些都沒有,那我們到底要怎麼生存下來?
截至今日,睡在戶外的經驗也有兩年半了,地點遍佈學校、涼亭、車站、山裡、溪邊、海灘。在溪邊大石頭上紮營過四腳懸空;在沙灘露營風大到帳篷營柱被吹歪;騎在溪床裡面因為裝備不足差點餓死;騎車騎到一半跑去溯溪跳水。我們將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從路線規劃→ 營地選擇→ 伙食準備→ 心態建設,幫大家勇敢踏出第一步。
如果還是會擔心,歡迎參加我們今年開的野營活動
跟著我們一起體驗大自然的美好!
👉 看看我們有哪些活動:https://bikepackingtaiwan.com/activities

要開始第一次Bikepacking總是最困難的,最多人碰到的問題就是「洗澡怎麼辦?在哪上廁所?沒水沒電怎麼過夜?」
關於洗澡
基本上騎車一定會流汗,所以我一定會洗澡。山裡面找有水源的點野營,開伙也比較方便,像是羅山林道、郡大林道;溪邊就很方便了,只要有腹地都能野營,冬天更是舒服,可以找野溪溫泉的點,像是芃芃、泰崗、精英野溪溫泉等等,夜晚躺在溫泉裡看星空,絕對是超爽的一件事!
如果是會經過市區的點,公園、遊客中心、學校都可以洗澡。我們Bikepacking的人不需要很完善的盥洗環境,只需要有水就可以了。基本上台灣都不會太冷,洗冷水對身體也好,頂多冷一下就過了。
如果想在更方便一點,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帶一包濕紙巾,像登山一樣用擦澡的方式,做最基礎的清潔。



關於廁所
野營的如廁方式原則就跟登山一樣,就是“無痕山林LNT”,上廁所能離水源多遠就多遠(建議20米以上),上大號帶”貓鏟”,挖一個30公分深的小洞,上完廁所後再將排泄物掩埋,衛生紙或濕紙巾等垃圾自己帶下山。

關於電源
可以準備像是N9營燈、或是10000安的行動電源,用電量兇的人可以多帶幾顆。基本上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晚上野炊完就很少開燈了,不然怎麼看滿天的星空銀河流星呢!
出門玩耍就是要少滑手機、享受大自然,聽聽蟲鳴鳥叫、溪水潺潺聲,看山林樹木搖曳,感受風吹過的氣息、聞聞自然的芳香。有朋友一同出遊就跟朋友天南地北聊天,關心對方的生活,分享自己的經驗;自己獨行就放空發呆,觀察美麗的山水環境,跟自己對話、思考人生。


剛開始如果會擔心,可以先從家裡附近的公園開始,晚上洗完澡舒舒服服提著宵夜搭帳篷過夜,習慣睡在外面的感覺順便測試裝備。如果受不了,馬上收拾回家,非常方便!
進階一點,可以騎車去交通方便的露營區,嘗試不用營區提供的水電,看自己準備的是否充足;在其他有人的環境下,是否也能安穩入眠;測試自己的打包行李技巧,是不是裝備要做一些調整。
最後,可以找一條熟悉或熱門的戶外路線,來一趟真正的Bikepacking之旅!


露營是一種享受,野外生活是一種精神,你能夠感受到自己的獨立存在,並且置身一個陌生卻又美麗的自然環境,但還能夠活的很好。自己學習搭帳篷、自己動手野炊料理、自己在一個沒過過夜的地點呆一整天這是一件很厲害的事。
結束旅程後,你的生命厚度多了一點,生活體驗增加了一點,你會覺得自己又成長了,對台灣也更瞭解了,會讓你覺得人生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