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喀羅古道

行經路程:8.5K

爬升難度:有許多上上下下的小短坡

耗費總時:2.5 hours

 

入秋的天氣因為秋老虎並不涼爽,趁天氣尚未轉涼之際,趕緊挑了有一點海拔高度的行程,這次選了經典的賞楓路線:霞喀羅古道。

霞喀羅古道橫跨新竹縣尖石鄉與五峰鄉,日治時期命名為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在當時多為日本軍警理番之用,全線設置了25個駐在所,密度之高居全台之冠。現今古道石鹿到養老間已整建為步道,提供一般民眾遊憩、登山、健行等用途,2001年林務局將霞喀羅古道規劃為國家步道系統的示範道路,沿線有14個警察官吏駐在所遺址。

這次一樣採用4+2,先去接了David,走跟上次去羅山林道差不多的路線,只是出台68快速道路以後改接120縣道往內灣,然後接竹60經過腳踏車聖地宇老,經秀巒到養老的停車場入口。

中午在秀巒的“不怕小澡堂”吃了招牌蔥油餅加蛋捲馬告香腸+臭豆腐,果然好吃!老闆娘還很會行銷宣傳,叫我幫她的粉絲團按讚,我當然也義不容辭的請她也幫我按我的“那些bikepacking的日子 – 單車露營、腳踏車旅行

店貓
蔥油餅捲馬告香腸,蹦出新滋味

 

霞喀羅古道入口位於養老登山口停車場,登山入口寫著霞喀羅古道的由來及一些歷史典故,然後還有一個陡到不行的上坡,剛巧在組裝腳踏車的時候有原住民大哥要騎上去,竟然還先停下來助跑了一下!

歷史介紹

看到坡度立馬推

 

過了大魔王1,騎了不到10分鐘,就遇到了大魔王2:超大坍方坡。

這坡看起來就不是很容易過,於是我放下腳踏車先走過去探探路。基本上還算有路走,但中間有個拐彎需要側身來過,所以要帶腳踏過,更是有難度了!

坍的很嚴重
中間有BUG

走過了坍方坡,看到剛剛的原住民大哥在前面聊天,旁邊竟然有一輛擋車!!!他們跟我說是五個人合力抬過來的。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太信….

不過我們都開了五個小時車過來了,哪有打道回府的道理。評估了路線跟推車角度以後,跟David合力渡過了難關。

**之後要來的朋友,請自己審慎評估,一個人過有難度,需要會扛車技巧與心臟,裝備記得要先卸下來再過喔!**

我抬!
我扛!
過!!!

也許是因為坍方坡的關係,連來古道走路散步的人也很少。部分路段雜草叢生,有些地方幾乎看不到路,路的寬度也只有大概龍頭寬;滿地的松果與針織落葉地毯,也增加了上坡輪胎打滑的可能。如果沒有足夠的腳力踩踏和騎乘平衡技巧,可能需要推車滿多路段的!

路徑超小
松針葉地毯

颱風過後一堆倒樹

 

騎了一段時間,到了第一個立牌:木炭窯,此處為當時製作木炭的地方。

石砌

再往前騎,到了密集到不可思議的孟宗竹林,竹林密度之高,覺得人走進去根本會卡在裡面,原本我還想停下來爬爬看,但礙於時間因素,我們只好拍了幾張照就出發。

過竹林沒多久,會遇到一個岔口,請走左邊向上,就可以一路到“馬鞍”。

馬鞍是我們這次行程的中際站,原定的目標是到白石吊橋,不過據先前遇到的原住民大哥表示,我們還沒到吊橋就天黑了,而馬鞍跟武神之間有個水源點,所以我估計我們今晚就會在哪裡扎營。

走左邊
一路下滑

沿途其實沒有什麼賞楓興致,一來楓葉還是翠綠色,跟其他山林融合在一起;二來沿路的上下陡坡不在少數,算是很好玩的off road,但帶著行李就得小心注意了,一打滑就是滑下山,雜草叢生的路也會把手腳割的有點痛。

**記得來一定要穿長袖長褲啊!**

騎了一半了
倒樹過山洞
穿短褲就會被割得不要不要的~
這種子超黏人!

約莫在5:30的時候,我們到了“薩克亞金溪”的水源處,結果這裡一樣是坍方坡,又是一個要推腳踏車過去的地方。

水源處上的陸橋,寬度不足以搭帳;溪流旁的河床,大部分都是大石頭,只有一兩處碎石地,但腹地也不夠大不夠平坦,且有點傾斜。

不過,附近也沒其他適合的平坦營地,好在我們只有兩個人兩張雙人帳,勉強可以有兩個地方可以搭帳。於是我們把裝備卸下來,小心翼翼的切下河床,把腳踏車則留在步道上。(反正這裡也不會有人偷車)

營地位置:https://goo.gl/maps/Pi6vMgd5uio

帶上行囊,下切河床
上方的坍方讓我下切時不時回頭望
另一個角度,左上方為下切點

這次升營火就順利多了,因為帶了火種哈哈,溪畔旁的枯枝落葉較少,需要好好收集一下。

主廚David總師傅今天幫我們準備的是歐式海陸大餐:

*香煎奶油大蒜牛排

*火烤蘆筍鮮蝦

*檸檬野菜煎鮭魚

 

David因為在吃生酮料理的關係,不吃澱粉類,所以主食我就自己來。

開火啦~~~

這次依然是看David大廚表演:大塊奶油下鍋吱吱叫,美國翼板霜降牛排因為太大塊對切下鍋;事先調理過的蘆筍搭配台灣白蝦用鋁箔包好悶烤;同樣是先處理過的鮭魚佐檸檬、番茄,打包好悶烤。

出門在外就是要吃的好,我想這是露營的人會越來越能接受的不歸路XD

美國翼板霜降牛排
自備砧板ㄎㄎ
火烤蘆筍鮮蝦
檸檬野菜煎鮭魚

隔日不用鬧鐘,已經習慣露營自動六點醒來。由於腹地小到不行,所以David先把他的帳篷收起來,再次開始展現廚藝。

 

早餐:

*手工義式香腸

*美式炒蛋搭厚切培根

*起司花椰菜&酪梨

自製的意式香腸,在煎鍋上滋滋作響;依然少不了的炒蛋與培根;這次還多了花椰菜佐酪梨。豐富的早餐又讓新的一天有好的開始!

每露行程:打蛋哥
每次必吃:牛奶炒蛋
自製意式香腸

一樣每次必吃:香煎培根
這次多了”起司花椰菜&酪梨”,吃的超澎湃!

吃完早餐欣賞了一下我們的營地,其實還滿不錯的!兩邊都有小小深潭可以玩水,陽光灑落樹影搖晃。

橋下往下拍

然後我發現我的帳篷靠溪水那側根本沒在石頭上XDDD,看來其實只要躺的地方有落地即可哈哈,而且我昨天為了因應地板的走向,頭是朝向溪水那邊睡的,如果不習慣在吵雜環境跟硬地板睡覺的人,應該會很不習慣。

溪景第一排,照片看起來很棒,睡起來很吵ㄎㄎ
我們的營地位置

飽食一頓以後,帶著裝備依照人類本能的爬回古道上,打包好再出發。

爬上去就簡單多了~

騎了沒多久就到了8.5K坍方處,於是我們把車子靠在山壁上,徒步往前。翻過了眼前的樹幹,接下來就要拉繩索往下,但還算簡單的路,沒有什麼難度。

沒路了,健走開始
先爬個繩索

武神到白石吊橋只有2K,約莫走了20分鐘後就會看到林務局的路牌,要大家小(ㄉㄚˇ)心(ㄉㄠˋ)前(ㄏㄨㄟˊ)往(ㄈㄨˇ),所以請各位前往的朋友要多注意啊!

往前走不到10分鐘,結果又遇上大坍方,旁邊還可以看到鋼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次颱風才斷的。我嘗試拉了前面的繩索下切,似乎要一路下切到河床,再回切回山路,而繩索也沒有全路段都有的樣子。

跟David商討了一下,礙於我們都不是穿登山裝,回台北的時間又有點緊迫,故只能望著遠處的吊橋拍張後收工。

看起來就沒路
白石吊橋掰掰

回去的路雖不長,但上上下下還有兩個坍方坡要扛車,也要快三個小時才能回到登山口。附上強大的水源地坍方坡扛車過山壁的照片,心臟不夠大的真的不要學!

右撇左扛
重要的樹枝支點
過啦~~~
謝謝大家保佑!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訂閱! ☆★☆


About The Author

因為瘦高,人稱香蕉。喜歡嘗試各種戶外運動,衝浪溯溪、獨木舟攀岩、登山露營都略懂略懂。放假不是出門玩耍,就是在查要去哪裡玩耍。 最近迷上單車露營,常常睡在山林溪谷海邊、夜觀星空賞日出,喜歡這樣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希望藉由Bikepacking,幫人們找回單車生活的美好。